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地震震级与抗震设防烈度

发表于2008-05-23
京报网 www.bjd.com.cn  日期:2008-05-21 08:56   网络编辑:刘春燕   字体显示:    作者:  
.h1 {
FONT-WEIGHT: bold;TEXT-JUSTIFY: inter-ideograph;FONT-SIZE: 22pt;MARGIN: 17pt 0cm 16.5pt;LINE-HEIGHT: 240%;TEXT-ALIGN: justify
}
.h2 {
FONT-WEIGHT: bold;TEXT-JUSTIFY: inter-ideograph;FONT-SIZE: 16pt;MARGIN: 13pt 0cm;LINE-HEIGHT: 173%;TEXT-ALIGN: justify
}
.h3 {
FONT-WEIGHT: bold;TEXT-JUSTIFY: inter-ideograph;FONT-SIZE: 16pt;MARGIN: 13pt 0cm;LINE-HEIGHT: 173%;TEXT-ALIGN: justify
}
DIV.union {
FONT-SIZE: 14px;LINE-HEIGHT: 18px
}
DIV.union TD {
FONT-SIZE: 14px;LINE-HEIGHT: 18px
}

中国建筑的抗震设防,是以抗震设防烈度作为标准的,简言为“小震不坏,中震可修,大震不倒”。北京地区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。
   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。通常用字母M表示,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。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,共分9个等级——
弱震:震级小于3级,如果震源不是很浅,不易觉察;
   中震(有感地震):震级大于等于3级,但小于等于4.5级,能够感觉到,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;
中强震:震级大于4.5级但小于6级,可造成破坏,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、震中距离等多种因素有关;
   强震:震级大于等于6级;
巨大地震:震级大于等于8级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为8.9级。
   而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破坏程度。震级、震源深度、震中距、地质结构、建筑物等,都可以影响地震的烈度。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,却会在不同地方表现出不同的烈度。
中国把地震的烈度划分为12度——
   小于3度:人无感觉,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;
4到5度:睡觉的人会惊醒,吊灯摇晃;
   6度:人站立不稳,家畜外逃,器皿倾倒,房屋轻微损坏;
7到8度:房屋受到破坏,烟囱损坏,地面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;
   9到10度:房屋倒塌,地面破坏严重;
10到12度:可造成毁灭性的破坏。
   中国建设部于1999年1月1日批准了全国统一实施的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-2001),并于2002年1月1日实施。
根据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,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,必须进行抗震设计,要求是——
   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(50年一遇)影响时,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便可继续使用;
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(475年一遇)时,可能损坏,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;
   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(1641-2475年一遇)时,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。
按照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的要求和标准,房屋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、乙类、丙类、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。
   甲类建筑:重大建筑工程(如大型体育场馆等)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(如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气体等的贮存地方)。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,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;抗震措施: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~8度时,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,当为9度时,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。
乙类建筑: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,即生命线工程的建筑(如消防、急救、供水、供电等重要建筑)。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;抗震措施:一般情况下,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~8度时,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,当为9度时,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。
   丙类建筑: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(公共建筑、住宅、旅馆、厂房等)。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。
丁类建筑:抗震次要建筑(如一般仓库、人员较少的辅助性建筑),遇地震破坏时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。一般情况下,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;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,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。张田勘
发表于2008-05-23
发表于2008-05-23
抽样调查显示 潍坊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迫在眉睫
http://www.sdnews.com.cn 2006-11-10 9:00:49 来源:潍坊报业网
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【打印本稿】 【评论】 【推荐 】
【关闭】
潍坊报业网讯 潍坊市农村民房绝大部分没有抗震能力。市地震局刚刚结束不久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潍坊市农村民居符合抗震设防要求,具备抗震能力的仅占0.23%,一般抗震的占9.43%,不抗震的则高达90.11%。农村民居防震形势十分严峻。
今年6月起,市地震局组织全市地震部门对12个县市区中的36个乡镇(街办)108个村共16753户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基本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。日前,调查工作基本结束,调查结果令人震惊。
市地震局有关人员说,潍坊市地处郯(城)庐(江)强震带和诸城至惠民中强地震带上,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,1996年被国务院划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防御城市。从历史上看,地震中倒塌的房屋,绝大部分是农村民居。从这次调查看,我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现状令人十分担忧。
调查显示,当前潍坊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问题多多,主要问题表现在:
首先,绝大多数农村民居结构不科学,不具备抗震能力。框架结构、网架结构及有圈梁有构造柱结构的房屋仅占调查数的7.59%。无圈梁无构造柱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的房屋占83.79%,这类房屋几乎不具备抗震能力。此外,还有527户为土木结构、5户为砖土木结构和526户土坯房(占调查总数的6.32%),这类房屋本来就是危房,根本谈不上抗震。 其次,屋基深度不够,达不到抗震的要求。
有关人员表示,当前,城市建筑大都达到防震要求,烈度在七度以下的地震基本能够对抗;而在广大农村,民房在地震面前却不堪一击,搞好我市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工作势在必行。(记者 毛德春)
发表于2008-05-23
2008-05-20 09:24 山东莒县郯城大地震 发生于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(1668年7月25日)。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,震级估计为8.5级,死亡人口约20万,当时潍坊的地震烈度是十度(震中最高烈度值是十二度),根据唐山7.8级大地震烈度是十一度,那么潍坊市震级达到7.5级
发表于2008-05-23
有人说,象这些大地震周期是三四百年的,不过让我相信潍坊的地震预报局,相信房产开发商,相信。。。。。。
发表于2008-05-23
听起来很恐怖
似乎是周期性的
上一页|1|
/1页